• 回到顶部
  • 0592-6061855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四大技巧

如何把握好速度

整个综合能力的考试时间是非常紧张的。综合能力之所以把三个科目杂糅,同时又把题量设置得很大,其实暗含一种考察目标,看考生能否在时间条件不充裕的情况下,把优势发挥出来。模拟的就是一种经济环境中决策的过程。所以考生必须在考场中有非常强烈的现场观念,就像有些考生能力并不足以把所有的题都做对,但是却又有很强的判断力,能够保证大部分花费的时间都是有效的;而相反有些同学复习时间很长,水平也不错,如果考试时间延长一倍的话会得到一个很好的成绩,而恰恰在三个小时里边他失去了判断力,每道题都想尝试一番,无形中时间也花了,题也没有做出来,心情还变得很差,所以逻辑最集中体现的就是一种决策能力的科目。

形式逻辑的计算题,很难的那些,需要利用复杂的公式去做计算的,没有基础和积淀,就不要再去做了,这样时间就省下来了。智力测验中依然存在这样的题,你觉得它的条件非常庞大,用我们的术语讲,有时候配对的题目达到了五配五以上,这样的题如果不去做,时间自然就省下来了,当然批判性思维的题目,这两年有一个增长的趋势,这样大概占三分之一的题在考场上确实会消耗我们一部分时间,这部分题目实际上考察的就是阅读能力和归纳的能力,能否把一个长题干读懂,如果在公式的计算和智力测验这两部分做到判断力比较强,跳过不该做的题,剩下时间能否更快一点就取决于这部分批判性思维的题目,所以给大家一个场下训练的方法,这部分题导致做得慢的原因有一点像英语阅读题,英语阅读题如果有词汇量的话一篇文章读起来大部分单词都认识,但是在头脑中没有留下清晰的印象,到做下面的题还是要返回去看文章,这样一来二去,速度就降了。

批判性思维逻辑题就是这样,一旦读起来都认识,但是没有形成一个因果关系在脑子里,这样一做题又要反复读题干,如果要避免这个问题,大家在场下训练的时候要强制自己拿到一道批判性思维题只读一遍,读完以便以后把一个常题干压缩为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这样一个短的关系,接下来做题的时候拿一张纸盖住,全凭记忆去做,这样强制做一段时间以后,阅读和归纳能力就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就在这部分题目上形成了比别人明显的速度的优势。

逻辑的速度由两部分决定,一部分是绕过不该做的题,另一部分是批判性思维只读一遍,这需要一段时间去训练。

题目读不懂如何解决

不同于数学、英语,由于我们不具备逻辑的基本知识结构,所以在考场上我们不能根据这些题目有效的特征去了解其背后考察的知识点,如果想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而不是纯经验去应对考试的话,我想提醒考生朋友们,第一步应该具备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就是每一类题特征是什么,这些特征有些藏在题干里面,有些标记在问句里面,有些要综合在一起看,比如形式逻辑的关键词:所有,有些等,再结合问句的不同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快速判断这个题目的考点在哪,考点如果能准确地确认的话,无效的信息自然就过滤掉了;但是批判性思维,就我们刚刚说的第二大类(速度最慢的那一类),在考场上确实会受到无效信息的干扰,要捕捉到有效的信息,关键还是要提升归纳能力。由于这部分考点就设计在这里,所以这部分题目没有特别短平快的方法让你一眼就在四五行中抓住最骨干的信息。大家如果能有一个分类,带有系统性的观念来把历史上真题的特征记忆清楚,这样三十道题就不是孤立或者混乱的,每部分在一个树状的结构里都会有一个归属,这种清晰地系统性对我们学习逻辑有非常大的帮助。

做题时间与做题顺序

这个问题越临近考试就越重要,综合能力考试由三部分构成,试卷上印刷的顺序是:数学、逻辑、写作。所以谈到临场的时间问题必然要涉及的临场的顺序问题,顺序问题又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同学比较喜欢按照印刷的顺序来做,这类同学至少占到一半左右,另外一类同学愿意调整一下印刷顺序,按照自己的判断标准去做,这样的同学占不到一半左右。这两种没有对错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有利的。

如果按照印刷顺序做,逻辑所消耗的时间不宜超过一个小时,这是一个基本点。也就是说当超过一个小时的时候,经济学里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边际产出。就像我们特别饿的时候,吃前两块满足感很强,随着越吃越饱,满足感会下降,会有一个临界点,所以如果做逻辑题超过一个小时的话,也不会多得多少分,一个小时以内是一个基本点,但是一个小时究竟花多少为宜呢?我想如果是先做数学后做逻辑的同学,可能会受到一些数学水平的影响,数学究竟准备花多长时间去得一个什么样目标的成绩,所以现场这三个科目是受一些相互制约的,总体是因人而异的,这里边我觉得唯一没有弹性的就是写作,因为写作经过一两个月的训练,大部分同学会形成一个自己的时间,这个时间不太受题目难度的干扰,一般在六十分左右。如果写作定下来这六十分之后,那么逻辑和数学时间的花费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如果觉得数学能有多一点的产出,那么就把数学放在前面,觉得逻辑有多一点的产出放在逻辑上也可以,但是总体上最好不要超过一个小时,我觉得下限不宜低于四十分钟,大概在四十分钟到一小时这样的时间范围。

调整顺序的话一般同学更多的还是做逻辑,先做逻辑的同学也容易陷入一种陷阱,先做总想想的更完善一些,无形中又比预计的时间拖长一些,所以先做逻辑的同学一定要有一个严格的时间把控,通过模考事先设定了,花多长时间是合理的。还是说到刚才那句话,不该做的题,不管是先做还是后做,都不要花太多功夫。这样总体上是一个4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范围。36分的一个成绩,这样目标就达到了。

 

首页    专业课指导    管理类    专业课指导    管理类联考逻辑备考四大技巧
发布时间:2022-01-07 14:02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个人学习交流使用。如侵权,请联系管理员QQ:1075383148删除。       
2025考研名校专业课1对1指导(直系高分学长学姐),仅198元/课时微信咨询:kaoyan1316,【点击查看详情】

       

 

 

咨询微信:kaoyan1316

扫码咨询 +好友

热门新闻

辅导班推荐

考研资讯导航

MORE >>
MORE >>

全科系列

专业课1V1

公共课1V1

新东方

复试1V1

报考信息

专业硕士

公共课指导

专业课指导

历年真题汇总

浏览量:0

kaoyan1316微信号